导演: 谢晋
编剧: 李存葆 / 李凖
主演: 吕晓禾 / 唐国强 / 何伟 / 童超 / 盖克 / 王玉梅 / 刘燕生 / 斯琴高娃 / 倪大红 / 何毅 / 石磊 / 贾雨岚 / 李丹军 / 管宗祥 / 李振平 / 胡宗琪 / 洪军
类型: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85-11-07(中国香港)
片长:140分钟
又名: 卫国军魂(港) / Wreath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MDb: tt0090340
驻扎在四川广元的九连长梁三喜(吕晓禾 饰)为了从军政治部调来的指导员赵蒙生(唐国强 饰)推迟了探亲假,可出身高干家庭吃不了苦的蒙生打算只干几个月就走。1979年,赵母吴爽(刘燕生 饰)得知蒙生部队将要赴越作战,加紧督办调动之事。耿直的炮排长靳开来(何伟 饰)听说后火冒三丈,扬言要自费上北京告状。部队开赴云南边境,吴爽孤注一掷请求军长雷震(童超 饰)将蒙生调回后方……
原来尺子量地图、200亿换甘蔗都是出自这部经典。真的是神作,我上午看的,看完呆了一个下午,都不知道要干嘛,中饭都没吃。
20200202感动,向三十六年前的老片致敬。连长牺牲后,竟然还要用抚恤金还欠帐。靳开来说真话得罪了不少官,牺牲后不能记功。上山下乡时,军营公子抢着当兵镀金;战争来了,军营公子抢着调走保命。话题都那么沉重。《芳华》是商业片,为了票房,照顾面太广,反而弱化了感染力,不能比。
在影片創生的1984年,中越戰爭仍是正在發生的歷史,職此這一電影敘事應該說兼具時事紀錄和政治評論的性質。在中國向何處去的前路混沌的關鍵時刻,謝晉導演善於歸納和討論具有時代性的兩種二元的思想傾向,例如《牧馬人》中對民族國家和社會主義的忠誠與西化思想的衝突,本片中捨生取義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同官僚主義相聯系)的矛盾,並且導演在二者之間有明確的傾向和選擇:儘管對極左思潮和社會主義的官僚體制有本能的不滿和警惕,謝晉的作品依然對中國“走自己的路”抱持堅定的信念,或許我們這一代人所應做的,就是令國家不辜負謝晉一輩人的選擇與期望。2020年8月28日淩晨於海甸島。
这个国家要有希望,上升的道路不能被堵死,反过来也一样
爷爷跟我们讲过,抗日战争时,第二天他被派第一个去炸碉堡,前一晚,把他叫到指挥所,给他做了一碗红烧肉践行。第二天,日本兵夜间转移了,才捡回一条命。朝鲜战争时,他们连打到只剩他一个人,捡回一条命,后为了让连队留种,把他调到指挥所当电话员。有次战役中,电话线被炸断了,军长要他们半小时必须连接,否则电话员挨个枪毙,可线断了再拨打也无济于事,第一个电话员就地枪毙,我爷爷第二个,后在指导员提醒下,爷爷是军官,枪毙需要组织汇报,所以没有枪毙成,捡回一条命。后来接线过程中,他的最好兄弟跟他并排走,一颗榴弹炮当爷爷面直接把兄弟炸成了碎片,瞄的不是他,捡回了一条命。爷爷打了日本人,打了解放战,打了抗美援朝,洗澡见他满身弹坑,其实战争离我们真的不远。不经历战争的人,不知何为太平,何为珍惜。爷爷已经走了19年了。
20190123 一部时代光谱异常丰富的电影,有成长,有苦情,有对文革的批判,也有对国家的爱和希冀。场面恢弘壮阔,人物刻画到位,印象最深是看着哑弹上的日期(1974年4月),脱口而出的那一句“批林批孔,批你奶奶的”!
经典,现在的电影审核制度已经不允许也不会出现如此反思和批判尖锐的内容,老电影的质感,普通却纯粹的感情,不失分寸的煽情,小白脸的丞相,年轻的苏大强,那个看演技而不看脸的时代。
最可气的是越南人把中国援助的大米当沙袋做工事用,是可忍孰不可忍?战争的场景很少,多的是家国的情怀。
确实是八十年代最好的战争片之一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如何表现人的情感,这点谢晋太拿手了,反而战争场面相形见拙,而让人诟病的最后四十分钟在我看来是最大亮点,使电影的主题一跃表达地淋漓尽致。
太经典的,批判的也太大胆了,怪不得现在被冷处理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的谢晋导演回顾展,都没有这部电影。
重看经典。这样的视角和情怀,再也难见!
很深情真切的好战争片,看的时候感觉触摸到了那个年代。
离开战争太久了,离开人民太远了
2345至尊王炸!这才是中国战争片该有的精神! 一路泪奔,把我二十年的泪水都流干了……
看过的最好的国产战争片
谁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妻儿的顶梁柱呢,可敬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电影,很真实!
对越战争,滇南文山、河口前线。抚仙湖水上外景。
越战中三个不同出身军官的故事(纨绔成长x1,牺牲x2)。家庭。浅触军界问题,结论主旋。
少有描述越战的好片!
帝国时代2020-10-03 21:57:54
当年应该是不足四星的作品,现在足足的五星了。某著名鹰派能否看到自己的影子又如何忽悠?